【内容提要】热烈祝贺“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豫南商城县李集朱围孜乡村传统文化示范基地”、“中国领导干部网党风 政风 行风宣传教育共建单位”即将揭牌筹成中!现已有二十多家媒体单位跟踪采访《商城县李集乡朱围村村官丁德科 陈百春等同志美丽乡村建设纪实》的新闻报道!
朱围孜村没有邻街国道马路招商引资,更没有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产业,他们在没有先天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也要大干快上。不能仅仅只是把房子改建,垃圾清扫,增加了一些必要的公共设施,群众很满意了当成唯一目标。可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中国地域广阔,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建设美丽乡村,为的是改善生活,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给乡亲们造福祉。在建设中不能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社区的建设模式,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贪大求洋,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为此他们利用自身现有条件,把原来是军旅书法家、后转业到信阳市税务局已经退休的丁局长,以及民间工艺美术师杨品楠老先生组织起来,加强合作共襄盛举,携手社会各界有生力量,终于在“国家文化部人才中心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以及全民所有制国企‘中国领导干部网'、中国领导科学艺术学会、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完善筹备成立了传统文化及乡土艺术自发的群体组织,并且得到了各级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关注和业务指导,即将被荣评为暨颁布为“中国乡协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党风 政风 行风宣传教育共建单位”先进建设友好单位。 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务院也酝酿出台相关意见。 方向认准了,任务明确了,就要迅速行动,真抓实做。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谋划好、协调好、实施好。建设美丽乡村正是我们在中央精神指导下搞好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 的确,忽视农民、忽视农村,那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会越来越少,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变。实现中国梦,“三农”仍然是重中之重。农民不该一直处于弱势,农村也不能走向衰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正说明,把农村建设好,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当地实际,深得人心! 阔别家乡三十多年的文化部中国乡协会长助理暨中国领导干部网总编辑张玉树主任,其家乡就在中原腹地豫东南部的商城县,它坐落在大别山北麓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革命老区“李集朱围”美丽乡村里。那里本是个普通而又分散的偏僻山村,但自从李集乡朱围孜村持续打造精品亮点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名声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周边的城乡人,还有一些外地参观者接踵而至。出去务工经商的年轻人,也炫耀自己的家乡,自豪感由然而生。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对此变化,一些在外工作多年回乡探家的亲历者们,把它昵称为“新朱围村现象”。 这些变化与李集乡党委政府陈祖斌书记、朱子乡长领导有方,发现优秀管理人才并启用基层中青年干部组建村委会核心领导班子丁德科、陈百春等同志大胆工作分不开的。村支部书记丁德科同志原来在京城经商拼搏十几年,曾经挖到人生第一桶金,也增长不少见识。他的座右铭是:“热爱祖国首先从热爱家乡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听从召唤回归故里,返哺家乡走马上任;有道是“为村一任,造福一方”。自担任村支部书记职位以来,他用踏实的工作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用人格的魅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之旅尽职尽责做到得充实有意义。用他那无怨无悔的人生诠释着他不平凡的业绩。村主任陈百春同志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勤勤恳恳协助村支部书记丁德科同志任劳任怨努力工作着,他为人踏实肯干、不暮虚荣,是清正廉洁的农村基层带领人!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勤奋、奉献、执着和追求;有机结合成就新时代楷模丁德科、陈百春等同志的团队精神。就是在这样困境下把创建美丽乡村工作模式相得益彰,构建成为和谐民主的领导集体。他们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着,他们潜心经营,深谋远虑,以主人翁精神、村部为家;他们用辛勤汗水谱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这就是商城县李集乡朱围孜村领导班子丁德科、陈百春同志可敬之处。为建设和谐美丽的魅力乡村而竭心尽力,日益成为全乡乃至全市“双争”活动的带头人,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雁”。 为全面贯彻落实商城县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李集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思路,灵活方式,采取“项目引资、村民集资、合作社投资、成功人士捐资”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了多元化投资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有力推进了全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朱围孜村干部与群众不负众望面对面谈创建,召开群众大会,发放“一事一议”环卫经费收取明白卡,共投入资金近30万元,建成美丽乡村休闲广场1处,购置节能灯4盏、健身器材4套,新修水泥路2公里多,栽植绿化树3000余棵等骄人的业绩。 自6月18日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第二次观摩会召开以来,李集乡朱围孜村干部群众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打优势牌,各唱拿手戏,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突出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同时,注重持续打造一批精品亮点引领示范,美丽乡村恰似星星之火,逐步燎原开来,从最初的沿干道点状分布,逐步连线成面,全村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精品不断,处处呈现出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美丽景象。 近年以来,商城县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环境大清扫活动,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图为商城县李集乡朱围孜村一角,蓝天白云、洁净美丽,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美丽乡村就是农民群众心里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我们应当引导、支持,但不能包办,更不能强迫。朱围孜村作为可持续发展试点村,派有驻村干部有柳中原副乡长,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按民主程序办事。特别是房子改建,尊重户主的意见。作为地方党委政府陈祖斌书记、朱子乡长,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永远自觉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梦圆梦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他们更是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全力以赴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分管领导,柳中原副乡长既要规划布局示范点的亮点打造,又要亲自带领美丽办工作人员具体实施。每逢美丽乡村督导、考评、观摩前夕,他总是想着别还有哪地方卫生没做好,或是需要整改的地方,或是需要美化的地方,一旦想到更好的做法或是一些问题时,他总是马上起床记在笔记本上,好在第二天落实,生怕忘记了,在他的精心打造和科学布局下,李集乡朱围孜村的乡村变美了、天变蓝了、水变绿了、环境变好了,特别是李集乡朱围孜村和卜店巴楼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亮点打造成效明显,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肯定,省建设厅、市委宣传部及兄弟乡镇也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考察。 回眸过去的7月19日,夏日的信阳,到处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副主任高曙霞和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苏锡凌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商城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在商城县主要领导周哲、孙杰、余自明、周天明等负责同志陪同下,宋效忠主任一行调研组来到商城县李集乡朱围孜村调研,走村入户,与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亲切交谈,认真察看和详细了解农村绿化美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社区建设及房屋改造等情况。调研中,大家一致表示对商城县李集乡朱围孜村带头开展美丽乡村工作中,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自觉参与的做法表示肯定。 信阳市人大宋效忠主任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强调:“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特色乡村。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努力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乡村。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乡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进一步突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这个重点,将优势定位在生态环境上,按照“首先保护美、然后创造美”的思路,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以旧村改造为手段,传承和发展好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洁净乡村。要抓好农村住房的改造建设,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以及畜禽规范养殖和排泄物的合理利用问题,着力提高村庄环境质量。要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富裕乡村。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在繁荣农村生态文化上下工夫,在促进生态建设的民主管理上下工夫,充分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打阵地战、持久战,通过政府的指导和高效的服务,通过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坚定信心长期做下去,就一定能够为魅力信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编辑:周云 玉树) 附一:商城县李集乡持续打造精品亮点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回眸 {商城县李集乡概况}:李集乡位于商城县东北部,政府驻地杨山坎街道,距县城20公里。南北纵长17.5公里,东西横宽10公里,是商城东大门。东与固始县方集镇交界,南与金刚台乡、苏仙石乡接壤,西与丰集乡、河凤桥乡毗邻,北与上石桥镇相连。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和省道S339线纵贯东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93.5平方公里,属丘陵垄岗区,耕地面积3.5万亩,水面6000亩,山场2.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环境宜人。辖区南北纵长17.5千米,东西横宽10千米,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4近人。辖王岗、峡口、卜店、韩楼、姜棚、朱围孜、南寨、费楼、五塘、杨畈、何楼、余围孜、新庄、李集、杨集、卢寨16个行政村,249个村民小组,9900户左右,全乡总人口近4万人。是全县第二农业大乡。为全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010年以来,李集乡党委政府陈祖斌书记、朱子长等领导团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乡党委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乡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财政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富民强乡为目标,发扬“商城精神”,鼓足“商城干劲”,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3238.6万元,同比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268.3万元,同比增长4.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37万元,同比增长2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1元,同比增长8.5%。李集用拼搏赢得了成绩,用发展增强了底气,用实干树立了形象。(采编:周云 玉树)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住房和环境的改善,也是文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例如,朱围孜村围绕群众所需所盼还做了很多事情,如民主议事、资金互助、居家养老等等。在这个意义上,深化农村改革,才能让美丽乡村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农民真正“美”在心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吹响深化改革进军的集结号,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打造豫东南大别山红色文化老区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李集乡朱围孜村新农村升级版,使“美丽乡村”增添新的活力,谱写新的篇章。真可谓适逢其时。
中国领导干部网河南频道、信阳频道等媒体多次联合报道《商城县李集乡朱围村村官丁德科、陈百春等同志美丽乡村建设纪实》宣传文章中。将商城县李集乡朱围村把建设美丽乡村,不能仅仅体现在“美”上,还要体现在“村”上。把座落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自然村落上升为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之高度,代表着传统的居住文化和生活 生产方式。朱围孜村的美丽乡村改造建设,重视传统村落人文价值和建筑风格的传承,保护抢救,推陈出新,追求现代文明与历史传统有机融合,厚重又和谐。中国美丽乡村的特征是中国印记,不能丢掉历史文化传统,不能脱离地域特点搞建设。朱围孜村民委员会全体核心班子成员早已在二年前,就已着手筹备和国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中国领导干部网书画研究院等多家文艺机构积极筹备、合作打造“传统文化示范村、宣传教育示范基地”组建工作的对接事宜。